公司动态

基于法规标准|制药用纯蒸汽检测频率设置指南
2025-05

纯蒸汽作为制药行业灭菌工艺的关键介质,其检测频率的设置直接关系到药品生产的合规性和安全性。以下是基于国际标准、法规要求和行业实践的综合指南:

一、国际标准与法规要求
1. 中国GMP要求
根据《2023药品GMP指南》最新规定:
  • 关键使用点‌:建议每月检测一次
  • 非关键使用点‌:建议每两个月检测一次
  • ‌验证阶段‌:首次验证时需连续检测7天,后续年度验证需每周检测发生器出口,各使用点每月检测一次

中国2023版GMP首次在制药用水和纯蒸汽检测章节明确了取样计划,将蒸汽品质检测作为GMP检查的新关注点。

2. 欧洲标准(EN 285)

虽然EN 285:2015未明确规定日常监测频率,但在验证阶段要求:

  • 第一阶段验证‌:7天连续取样
  • ‌第二阶段验证‌:1年周期内,发生器出口每周1次,各使用点每月1次
  • 物理三项指标‌:不凝性气体≤3.5mL/100mL,干燥度≥0.95,过热度≤25K

3. 美国FDA要求

FDA未对纯蒸汽检测频率做出具体规定,但要求企业:

  • 参考BS EN 285标准进行验证
  • 根据风险评估确定适合的监测周期
  • 强调纯蒸汽需满足WFI(注射用水)的化学纯度标准
二、检测频率设置原则
1. 基于风险的分级管理

建议将检测点分为三个等级:

风险等级 检测点特征 建议频率 检测项目
高风险 直接接触产品/关键灭菌工艺 每周至每月 全部指标(物理三项+化学指标)
中风险 间接接触产品/非关键工艺 每月至每季度 物理三项+关键化学指标
低风险 辅助系统/非产品接触 每季度至半年 物理三项基本指标

2. 验证阶段与日常监测区别
  • ‌验证阶段‌:需密集检测以建立基准数据(PQ阶段建议连续检测2-4周)
  • ‌日常监测‌:可适当降低频率,但需确保趋势稳定
  • ‌变更后‌:设备维修、系统改造后需增加检测频次
3. 在线与离线监测结合
  • ‌在线监测‌:电导率、TOC等可实时监测的参数建议连续监控
  • 离线检测‌:物理三项指标(不凝性气体、干燥度、过热度)建议定期抽样检测
  • ‌微生物监测‌:根据风险评估确定,一般每季度或半年一次
三、行业最佳实践建议
1. ISPE指南建议

ISPE水和蒸汽系统指南指出:

  • 纯蒸汽系统PQ阶段应至少包括‌14天连续监测‌
  • 日常监控频率应基于历史数据和风险评估确定
  • 建议关键参数建立‌控制图‌进行趋势分析

2. PDA TR48推荐

PDA技术报告No.48建议:

  • 湿热灭菌系统应建立‌年度再验证‌制度
  • 日常监测频率不应超过灭菌周期频率的10%
  • 对于连续运行的灭菌设备,建议‌每周检测‌物理三项指标

3. 中国制药企业常见做法

根据行业调研:

  • ‌注射剂生产企业‌:关键点每月检测,非关键点每季度检测
  • ‌固体制剂企业‌:每季度全面检测一次
  • 生物制品企业‌:关键灭菌点每周检测,建立实时监控系统
四、特殊情况处理
1. 偏差处理期间的频率调整

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增加检测频率:

  • 检测结果接近警戒限
  • 系统进行重大维修或改造
  • 更换关键部件(如蒸汽发生器)
  • 季节性变化可能影响蒸汽质量时
2. 不同灭菌工艺的差异
  • 终端灭菌产品‌:建议每个灭菌批次前检测
  • ‌无菌工艺辅助灭菌‌:建议每日使用前检测
  • ‌设备灭菌(SIP)‌:建议每周检测
3. 小型企业灵活方案

对于资源有限的企业,可采用:

  • ‌轮换检测‌:不同检测点按月轮换
  • ‌简化检测‌:重点监控物理三项指标
  • ‌外包服务‌:定期请第三方进行全面检测

五、实施建议
  1. ‌制定书面程序‌:明确各检测点的频率、方法和接受标准
  2. ‌建立趋势分‌:收集历史数据,优化检测频率
  3. 定期评审‌:每年评估频率设置的合理性
  4. ‌人员培训‌:确保检测人员理解频率设置的科学依据
  5. 文件记录‌:完整记录所有检测结果和频率调整决策

通过科学设置检测频率,企业可以在确保合规的同时优化资源利用,建议结合自身工艺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,制定最适合的纯蒸汽质量监控计划。

北京中邦兴业拥有全方位纯蒸汽质量验证解决方案,纯蒸汽质量检测仪、风冷式纯蒸汽取样器等,如果您有纯蒸汽质量验证方面的需求或者问题,可以与我们工程师联系为您提供专业解答。



首页

关于我们

产品中心

电话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