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基于ISO 14644-3及IEST-RP-CC34.4标准)

在过滤器上游引入测试气溶胶(如PAO/DOP/DEHS等),通过下游扫描检测泄漏,判断过滤系统完整性。核心目标是验证:
- 过滤器介质无破损
- 边框密封无泄漏
- 安装框架无旁路渗漏
方法分类 |
适用场景 |
仪器设备 |
核心参数 |
气溶胶光度计法(B.7.2) |
可承受油性气溶胶的系统 |
气溶胶发生器、气溶胶光度计 |
穿透率≤0.01%(对应效率≥99.99%) |
LSAPC法(B.7.3) |
禁用油性气溶胶的系统(如制药厂) |
光散射粒子计数器(LSAPC) |
泄漏点粒子数≥上游背景值3倍 |
风管过滤器测试(B.7.4) |
安装在风管内的过滤器 |
便携式LSAPC或光度计 |
扫描速度≤5 cm/s |
- 测试前准备
-
- 使用 Laskin喷嘴发生器 或 热生成器,在过滤器上游均匀释放气溶胶(粒径 0.3-0.7μm)。
- 上游浓度需达到 10-100 μg/L(光度计法)或 1×10⁶ 颗粒/m³(LSAPC法)。
- 环境条件:洁净室处于 空态 或 静态,空调系统正常运行。
- 气溶胶注入:
- 仪器校准:确认光度计/计数器已校准,背景值清零。
- 扫描检测
-
- 矩形探头:1 cm(扫描方向)×8 cm(宽度)
- 圆形探头:直径3.6 cm
- 探头选择:
- 扫描规范:
- 泄漏判定:
-
- 光度计法:下游浓度>上游浓度的 0.01%(对应效率≥99.99%)。
- LSAPC法:单点粒子数≥背景值的 3倍 或连续采样值超标。
- 速度:≤5 cm/s,覆盖所有过滤面、边框及密封接口。
- 路径:沿过滤器表面 重叠轨迹移动(间距≤2 cm)。
- 数据记录与处理
-
- 标记所有泄漏点位置(如边框裂缝、密封胶脱落等)。
- 拍摄泄漏点照片,记录穿透率或粒子数超标值。
过滤器类型 |
最大允许泄漏率 |
H14级(EN 1822标准) |
≤0.01% |
H13级(EN 1822标准) |
≤0.1% |
ISO 35~40级洁净室 |
单个泄漏点面积≤总过滤面积的0.01% |
- 安全风险:
-
- 油性气溶胶可能污染洁净室产品或设备,制药行业优先选择 固体气溶胶(如PSL)。
- 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装备,避免吸入气溶胶。
- 干扰因素:
-
- 上游气溶胶浓度需均匀(偏差≤±15%)。
- 避免背景粒子干扰(如人员活动、设备运行)。
- 修复验证:
-
- ISO 14644-3:2019《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3部分:检测方法》
- IEST-RP-CC034.4《高效过滤器系统测试与认证》
通过以上方法可系统评估高效过滤器的完整性,确保洁净室空气质量符合GMP、ISO等法规要求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