洁净区的气流流型需满足以下条件:洁净送风均匀扩散、形成屏障保护产品、及时排除污染空气、减少涡流和死角、缩短自净时间等。气流流型可分为单向流和非单向流。单向流指方向单一、流线平行且速度均匀的气流,类似于活塞运动,通过均匀流将污染物推出。非单向流则指流线不平行、方向不单一、速度不均匀的紊乱气流,通过稀释和替换污染空气来控制洁净度。不同洁净等级和操作风险区域的气流流型及送风要求不同,因此需通过可视化测试方法验证气流状态。
气流流型测试通过显形条件直观判断气流效果。测试应根据生产操作风险级别、操作流程设计和厂房设施设备设计综合确定,测试区域、项目和标准需经系统风险评估后确定。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测试策略和清单,证明气流方式不会导致污染风险。
高风险操作区:如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区域、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区域、灌装区等,需通过均匀单向流操作台维持环境状态,并进行气流流型测试。
单向流保护的可开放区域:如B级洁净区内的开放式限制进出隔离系统,需测试开门位置的气流,防止低级别空气侵入。
压差梯度的临界区域:如隧道烘箱至分装区的小瓶传递通道、灌装区与轧盖区传送通道等,需测试空气流向是否符合设计。
产品暴露区域:如B级背景环境,需测试气流设计合理性,确保无“空气死角”。
气流屏障设备:如层流小车、层流工作台、生物安全柜等,需测试其工作状态下的气流保护作用。
非单向区域:如ISO7级和ISO8级洁净室,可通过烟雾测试确认粒子易积累区域是否存在气流停滞现象。
气流流型测试方法包括示踪剂注入法、示踪线法、图像处理技术及计算模拟的气流可视化法等。目前,药品生产企业多采用示踪剂注入法(烟雾试验),该方法操作性强、测试结果清晰。测试时需考虑烟雾粒径、集中度及强度,确保烟雾与气流充分融合,避免过量或过少影响测试结果。
气流流型测试是确认设施设备设计和运行情况、操作流程设计与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,也是污染控制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检查时需关注测试方案的科学合理性、测试执行和记录情况、测试记录及报告的审核与分析。
测试方案不全面:未覆盖所有“静态”和“动态”条件,未评估非预期操作对气流的影响。
测试执行不规范:操作人员未按方案执行测试,测试视频内容不完善,未捕捉关键干预操作。
审核与分析不足:未对测试结果进行回顾与分析,未根据测试结果优化测试策略。
系统风险评估:结合洁净区级别设置、设施设备设计与布局、洁净送风、物品传递和生产操作流程等实际情况进行系统风险评估,制定可操作性的测试方案。
严格测试执行:在正式测试前对参与人员进行培训,确保测试按方案和SOP要求执行,质量部门应参与并监督测试执行和记录。
加强审核与分析:及时审核测试记录和视频,针对流型异常进行分析处理,输出改进措施,确保测试结果处于可接受范围。
气流流型测试是维持关键区域无菌生产条件、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的重要保障。企业应结合自身质量管理体系、设施设备和工艺情况,不断提升和改进气流流型测试的管理和有效性,确保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无菌保证。同时,检查工作也应加强对气流流型测试的关注,提升检查实效。
通过系统化的气流流型测试,药品生产企业能够有效控制污染风险,确保药品质量安全,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。
如果您有洁净区气流流型检测验证方面的问题,可以直接对接北京中邦兴业工程师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。